火点的博客: 三岔河口与天津航运


0
Posted on 4/14/2010 by 火点 and filed under

三岔河口与天津航运

崔世昌

天津濒临渤海,背负九河,内河航运历来发达,海河流域的航线长达三千多公里;历史上的天津,又是一个海运漕粮入京的必经之地。内河与海上这两条沟通南北的运输线,使航运成为天津的生命线。

位居航运枢纽的三岔河口,又名三岔口。在曹操开凿平虏渠后,卫河和潞水相会的地理格局便已形成。

三岔河口以其近海带河之地利,早在公元7世纪的隋代便已是航运要道,唐宋以降,逐渐形成水陆码头。金代建都燕京,天津成为京师水上门户,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金朝晚期永济渠旧道淤废,1205年金章宗改凿运渠,使其独流北行经三岔河口达燕京,三岔河口成为漕渠枢纽。为保护漕运,金朝还在三岔河口驻兵建寨,驻兵达五千以上。

元代漕运大兴,三岔河口成为南粮北运的转运中心。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先是组织山东、河北等地的漕运,1275年起实行江南漕运,把江南的粮食通过运河运抵元大都。

元朝于1282年试行海上漕运,获得成功后发展迅速,漕粮海运连年猛增,几年后年运量即超过了一百万石,后来长期保持在二三百万石左右。元人王懋德描述:“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的景象,说明那时已经形成了浩浩荡荡的船运队伍。由于海船吃水深,不能直驶京师,只能在天津卸岸再转运,因此,从大直沽到三岔河口,开辟为海运的重点码头。在漕运的刺激下,天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热闹场面。

明燕王朱棣把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又历经清代三百年,天津素有国门之称,京都和北方军需的粮米全要依靠“南粮北调”,无论由大运河还是经海路,都要扬帆海河,泊于津门,经三岔河口中转。明代诗人李东阳描绘当年三岔河口的地理形势是“二水斜通海,孤村合抱城”。

清代乾嘉之际,海运业已成为天津城市的经济支柱,天津诗人樊彬《津门小令》云:“津门好,水陆好生涯,桂蠹文犀洋货局,天吴古风估衣街,金粉认招牌。”可见当时商业之繁胜。

20世纪初期海河水系指汇流于天津海河的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及蓟运河干流和支流。它们处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贯穿整个直隶省,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以天津为轴心的扇形布局,把京津及其周围的城乡连接起来,构成了直隶内河水上交通网。海河水系各河夏季水量充足,冬季结冰,一年之中大部分季节适宜航运。漕运和长芦盐的运销都凭借海河水系木船运输。据1905年海河水系各水路往来的商船数量及吨数的统计,从内地到天津船只数为59909只,货物125568吨;由天津到内地的船只为60115只,货物1260474吨。水陆运输的畅旺,促进了天津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它一方面需要南运河、滏阳河、子牙河流域盛产的棉花和小麦等农副产品为原料,另一方面它生产的生活日用品又要行销周围城乡,这就加强了海河水系上下游的经济联系。

由于这一时期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原有的运输方式已不再适应需要。于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民办公司。如蓟运轮船公司,1913年由商人孙庆沂创办。蓟运航路由天津三岔河口入金钟河,转入蓟运河,途径芦台、宝坻、香河到达丰台,全程囊括了海河水系的东北一隅。津保轮船有限公司,1912年由商民刘济堂组建,该公司航路自天津大红桥沿大清河入府河,至保定,全程一百八十多公里。栏沽轮船公司,民国初商人隋联芳等人集股试办栏沽航路,由海河口大沽经海河入北运河,到牛栏山。

民办行轮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经济势力挤压,先后夭折和失利,于是直隶公署将民办行轮改为官办,1914年9月15日正式设立“直隶内河行轮董事局”。其河道航业有津磁航路(子牙河),由天津红桥经静海、大城、河间,至献县藏家桥止,计180公里。津保航路(大清河),由天津红桥经静海、大城、文安、霸县、新镇、雄县、任丘、安新县新安镇止,计139公里。还有津沽航路(海河),由天津东浮桥起,至东大沽止,计五十多公里。

0
Responses to ... 三岔河口与天津航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