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osted on 9/13/2009 by 火点 and filed under
Book
《租借生活(1918-1936)——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The Ford of Heaven:A Childhood in Tianjin,China)是英国记者布莱恩·鲍尔(Brian Power)一部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书,书中从一个儿童的眼睛来记述了当时中国北方繁华都是天津的市井百态。
这本书是在是很有趣,喜爱天津的人都应该来读一下。这本书其实还保留着记录当时英租界生活和思想的丰富史料。例如当时英租界部分人对外国人掌控的中国海关走私鸦片的反感、英美军队中梅毒的流行、在天津租借地区生活的白俄居民以及外国人对白莲教的恐惧。
书中鲍尔的外祖父达克曾向鲍尔讲过很多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故事。
外公把瓶子里的最后一滴酒倒进杯子里。“盟友?”他咆哮着说,“英国人和法国人?哈!你怎么会知道。战争的每一天,他们都在激烈的争吵。在吗的问题上双方打得简直不可开交。法国炮兵部队需要马来拉他们的拿破仑大炮,于是,英国提出把富余的170匹马卖给他们,可他们却狮子大开口。法国人可不是好骗的,他们只得派一名军官到日本买马去了。”
还有的一个故事在《火烧圆明园》中有过类似的情景。
……外公站了起来。他慢慢走到中国墙,注视着那面破烂的黄旗,“他们是在试图将英国人和法国人当在北京城外。这是清军打的最后一仗。这面旗子正好在清军队伍的中间。”他在那里滔滔不绝地将着,那一排排褪了色的军装又一次有了生命力:在无风的热浪中,三角形无精打采地垂着,这些军装组成鬼魂一般的队列,在通往北京城的灰蒙蒙的平原上蜿蜒地行进。法国人在联军队伍的最前头。在进发北京走到半路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清军摆成古代战争队形横在他们面前。最前面的一排排的蒙古骑兵,后面是步兵,两侧是拿着弩的弓箭手。清军的后面,能看到远处的一座白色大理石桥,桥下的小河是海河的一个支流。一个高大的中国勇士站在桥头,手中挥舞着黄色的旗帜。法军准备进攻,但中国人却率先采取了行动。一排排整齐密集的蒙古骑兵开始进攻。桥上那位高大的勇士挥舞着旗子,把将领的命令传达给他的士兵们。当他们接近法国人时,蒙古骑兵发起了冲锋,但纷纷倒在拿破仑大炮的炮口下。孟德邦发起了反击。他的可怕的炮火向上,集中在桥上的中国守军的中央。尽管一发发炮弹在周围爆炸,但那位高大的勇士仍然巍然屹立在他的岗位上,挥舞着手中的大旗。为他的勇敢感到惊讶,同时也是希望保住他的性命,孟德邦命令他的炮兵停止打炮,但这个命令还没有来得及传达下去,一发炮弹把他炸成了重伤。他的身体慢慢地倒下,显示跪在了地上,随后脸朝前倒在了桥面上。
发表评论